close

    書名/轉山: 邊境流浪者   作者/謝旺霖

      "轉山"是種對著靈性的大山反覆繞走的儀式。西藏人相信,遭遇難苦的人藉此將能得到罪愆的洗脫與身心的淨化。「轉山者,必須捨卻己身私慾,僅為他人祈福而行
     
「想找個不再有思念的地方!-這是流浪的起點,最後謝旺霖到達了拉薩-旅程的目的地。他佇立在高寺前卻連一點激動或者預期的雀躍感都沒有,取而代之的是平靜與安詳。作者在序文說:「曾以為自己追尋的是某個目的或終點,驀然翻身後,才發覺到這一切無非盡是過程。」是的!這一切都是過程!就像電影"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"裡的老人帶去登山說有個從第一次見面就想讓他看的東西,而滿懷希望,一路上雀躍不已,期待著某個特別的東西就在這旅程的終點,然而那裏沒有預期的驚喜在等待他,取而代之的只是一顆平凡不起眼的石頭。一開始氣炸了,後來才領悟到,一段旅程的重點不在於終點,而在於過程,在於旅途中的風景。就如同謝旺霖到達拉薩時心靈歸於平靜,因為在旅途中獲得的甚多於終點。這讓我反省自己每次做事或是參加競賽時,是否都過於重視結果,反而無法盡情的享受這其中的快樂,更嚴重,還會束縛了自己,綁手綁腳的,不敢勇於嘗試。"There is no starting or finishing, only doing!"

   前陣子的國片-練習曲說:「有些事情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去做!」的確,每個人一生中似乎都得要有一項壯舉,而最近幾年在台灣,越來越多人騎腳踏車、摩托車或者走路環島。謝旺霖最後完成單騎跨兩千公里的滇藏高原的生命之旅,讓我很佩服,而且我也希冀著某天能自助旅行於陌生的國家,就只是看看不同的景色、體驗不同的文化,藉此開闊自己的視野。流浪,其實是在替心靈找歸宿,找人生的意義,也是奮鬥過程中的綠洲。在這個汲汲營營的生活,處於擠壓的環境,有著堆積如山的事情,於是滿覆灰塵的心靈讓人漸漸迷失自我就像迷失於久旱的沙漠中。何不出走?撫去塵灰,拭淨你的心,攬鏡自照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。這趟生命之旅,似乎在打破些什麼,似乎也得到了什麼。因為只要你不放下,就永遠得不到!踏上歸程時,謝旺霖將一路共患難的腳踏車變賣給有緣人,他放下了見證這段旅程的證物,不過旅程中獲得的經驗與觸動是永遠保存的。半年後(亦或幾個月後),當初買腳踏車的人寄了張照片給謝旺霖-他騎那台腳踏車上珠穆的照片!當時,他剛失戀,於是騎著腳踏車放逐去,這又是另一個人流浪的故事了...

   這本書不全在說旅遊,重點也不在風景,而是身體的苦難和折磨,還有與在地人的相處。這是本可以翻閱很多次卻又有不同感想的書,就像作者兩次到西藏卻得到不同際遇與收穫,甚至成為不同階段的轉捩點。其中讓我感到共鳴的是謝旺霖經歷那麼多的困難,不管是汗水、淚水或血水都抵擋不了的那股衝勁。他是如此得堅忍不拔,用心去體會這世界,融入當地,學會謙卑、學會關懷、學會體諒、學會包容。在其中一場的新書分享會中現場讀者提出問題:「為什麼會賣掉那跟著你上山下海的腳踏車?」謝旺霖哽咽了,一旁的文娟(主持人)以為他想起了傷心的回憶,於是替他回答。接著下一個問題:「後來照片有寄給那三位朝聖者嗎?他卻說不出話來躲在板子後面啜泣,事後他說:「我不是因為賣了單車而流淚,而是想起我的西藏的朋友,不知他們現在是否安好?」原來是之前拉薩的新聞讓他傷感,這種關懷心,這麼真誠的態度,希望我也在讀完這本書後能實際放在心中並實行之!
 

相關連結:
謝旺霖的網誌-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angling819
轉山介紹網站- http://www.eslite.com/exhibition/080229_mountain/index.s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